Skip Navigation Links主页 > 详细内容 新闻查找:

昔日农村娃受助圆梦大学 今日企业家济困反哺社会

发布日期:2018-3-27 浏览次数:8108


  本网讯(记者 程晓璐)“天不生路我开路,岁月无情人有情;自古风流何为最,发愤图强第一尊。”这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5届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吴清杰早年写在日记本里的一句话。这个倔强的海南小伙硬是凭着自己的一股冲劲和不服输的干劲,在创业道路上拼出了一片天地。
   
圆梦大学闯出一片天

  吴清杰出生在海南农村,母亲体弱多病,不能干重活,家庭的生活重担则落在了年过六旬,且以务农为生的父亲肩上。为了吴清杰读书,父亲在农闲时还经常到附近的工地上做水泥工,成为当时工地上最高龄的工人。家境不济以及父亲的艰辛付出不仅使他深知上学不易,而且更激发了他求知的欲望。那时的吴清杰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种子:发奋读书,考上大学,回报父母恩情,并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改变家乡面貌。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,吴清杰干起了暑期工,捕鱼卖鱼、卖报纸卖水果,做过服务员、当过建筑工,甚至跟随打井队去钻井……一切都是为了帮父母分忧,圆自己的大学梦。

  2002年9月,吴清杰怀揣打工攒下的3000元钱,通过学校绿色通道,顺利走进了大学校园。入学后,吴清杰又在校领导关心下申请到了两份勤工俭学工作,利用课余时间在食堂帮忙清洗餐盘和打扫多媒体教室。这样一来,既解决了吃饭问题,又靠劳动赚取了些生活补贴。每逢寒暑假,他就去工地上兼职做建筑小工,白天干活晚上看书,一边减轻生活负担,一边为来年学业做准备,一连几年都没回过家。“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,但也很有成就感。靠自己的双手有饭吃,并不觉得低人一等。”吴清杰回忆说:“曾经以为大学梦就要化为泡影,但凭着我的‘闯劲’终于‘闯’进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。学校及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和帮助更是让我看到了希望,我要靠自己‘闯’出一片天。”

  2003年,吴清杰靠着打工所挣的略微盈余,与同学一道合伙在校门口开了一家名叫“彼岸”的书店,可谓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。师生都对这位怀揣梦想、自强自立的年轻人赞赏有加,学校还专门为他提供了一间仓库存放书籍货品,并批准他在校内摆摊设点,进行图书展销,不少同学闻讯自愿前来帮忙。

  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中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,以及学校的肯定,这给了吴清杰极大的鼓励。他说,他坚信,不管生活多么辛苦,都能挺过去。“把所有的坎坷当做历练,把所有的感恩都装在心里,这种艰苦奋斗、不忘初心、全力以赴的状态,直到现在我都还保持着”。
   
发愤图强第一尊
     
  2006年,在学校锻炼出谋生能力的吴清杰,毕业后应聘到广州一家从事健康服务业的公司。他不愿享受安稳,主动跑业务开拓市场。四年时间,他从公司里的小职员,升职为经理,之后做到了副总。吴清杰独自在异乡没日没夜的打拼,却不料突如其来的一个电话,把他“努力挣钱想让辛劳一辈子的老父母过上好日子”的愿景击碎。

  母亲久病去世,吴清杰慌忙赶回老家,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。这对吴清杰来说,是莫大的打击。“从前,农村落后,人穷,为省点钱,小病都拖成大病,更别谈预防保健意识了;而大城市里虽说经济状况相对好得多,但子女常年忙碌在外,空巢老人现象日益突出。”吴清杰意识到,“健康养老”可能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。加之对家中老父亲的牵挂,2010年,吴清杰辞去了副总的职位,回乡创业。

  入行至今八年,吴清杰先后创办了“海南康乐岛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”“海口杰师傅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”“海口南国康养生堂”“海口幸福一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”等四家企业机构,从事健康养生与养老服务。其中,公司自主研发的“杰师傅”羊奶粉作为注册商标品牌的拳头产品,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。今年在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、美兰区政府联合举办的3·15“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纪念活动上,吴清杰创办的海口康乐岛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应邀参加,开展品牌咨询、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等活动,并作为优质企业代表接受了海南省多家媒体的采访。

  吴清杰还积极发展乡村生态农业,打造了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地“候鸟式”人群提供度假养生、休闲养老服务的生态农庄。为了回馈家乡,公司除优先收购家乡生产的农产品外,还招聘乡亲们到公司的生态农庄工作,提供就业岗位,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,以产业扶贫带动乡村经济发展。吴清杰说,虽然现如今公司规模和知名大型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,但只要有志气,愿意一辈子投入去做好这个产业,相信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和改变。

QQ截图20180327224722.jpg
  图为在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、美兰区政府联合举办的3·15“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纪念活动上,吴清杰(左)向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导介绍企业产品。

延续爱,是感恩的最好方式
   
  吴清杰是一个爱心满满的企业家,数年来,在创业之余积极开展爱心扶老、助学、助残等一系列公益活动,被海南省残联授予“爱心大使”聘书和“大爱无疆 助残楷模”称号。吴清杰连续多年帮助同村残疾姑娘陈姑来一家,帮她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,不仅个人捐助2万元支持陈姑来一家改造危房,还四处奔波为其筹措资金;近年来,吴清杰累计义务资助了25名寒门学子求学圆梦,以个人名义每年捐助10万余元,传递爱心正能量;每逢节假日组织员工走进敬老院慰问演出......这样的善举数不胜数。

  “我曾在坚持实现自己目标的道路上,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,现在事业小成,所以想回报社会,把当初自己求学路上接受到的爱心传递下去。”吴清杰说道。

  对于当年在学校帮助他一起摆摊卖书的同学们,吴清杰不忘旧恩,带领大家一起干事创业。大学时代同甘共苦的兄弟情义,一直延续至今。

  吴清杰兑现了当年写在助学申请书上的话:“我生在农村,我的未来也在农村。学有所成后,我将回到农村,用知识和技术改变家乡面貌,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做事,回报社会,把爱延续下去。”